[週報684期] 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

文/黃洸洋執事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這是主耶穌升天前的應許與預言:聖靈降臨之後,門徒的確得著能力,而且也在耶路撒冷為主做許多工,但是什麼時候福音開始向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傳播?

使徒行傳前六章都是記載在耶路撒冷的事情,第七章則是司提反的申訴與殉道,門徒從第八章才開始離開耶路撒冷。

門徒離開耶路撒冷不是自願出去傳福音,而是因為教會大遭逼迫,他們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徒8:1)。然而那些分散的人並沒有把自己當成被害者、受災戶,而是活在恩典、信仰、與福音中,所以他們可以往各處去傳道(徒8:4),迫害反而成為動力。

 

舒適圈

舒適圈是這幾年常有人在討論的觀念。這是指一個狀態,包括人所處的環境與習慣的行動。人在這種狀態中會感到舒適並且缺乏危機感,人們進入並且維持一種不現實的精神行為之中,這種情況會給人帶來一種非理性的安全感。當人圍繞自己生活的某一部分建立了一個舒適圈之後,他就會開始傾向於留在這個舒適圈內,不樂意走出去。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是這個道理。

 

走出舒適圈

因為人在舒適圈中會有安全感,所以很容易會想要停留在這個狀態中,無論這個狀態是否實際。徒2:42-47的教會生活常會讓人羨慕,甚至被認為是教會的理想狀態。然而司提反的殉道以及接踵而來的迫害證明這種安全感是不切實際的,外面的壓力迫使門徒走出舒適圈,結果卻反而是將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

類似的情形在聖經中並不罕見,我們可以從幾個熟悉例子,看古聖徒們如何走出舒適圈:

1.亞伯拉罕

神一開始呼召亞伯拉罕時,對他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創12:1)」,要他離開最習慣的生活環境,去一個完全未知、只知道是神指示的地方。他就在七十五歲(創12:4)的時候,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希伯來書說亞伯拉罕是「因著信」走出舒適圈,去面對「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來11:8)」的未知。這個決定,讓他成為多國的父(創17:5)。

2.摩西

在摩西一生中,有兩次走出舒適圈:第一次是在40歲的時候,「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11:24、27)」,他「因著信」走出舒適圈,去奔走他認為對的道路。

第二次是他80歲時。那時他已經習慣在曠野牧羊、成家的生活,40年前的壯志早已消磨殆盡,但神卻在這個時候來把他找回來,幾乎是用強迫的方式要他離開米甸曠野這個舒適圈(出3:2-4:17)。

雖然埃及王宮是「罪中之樂(來11:25)」,要能看清楚而且願意離開卻是不容易的事;米甸曠野是躲避失敗與懊悔之地,要能走出來也是非常困難。摩西兩次走出舒適圈,終成以色列民族最偉大的領袖。

3.捨網的門徒

路加福音5:4-11記載了彼得、雅各與約翰跟從耶穌的經過。他們原是漁夫,在耶穌借用他們的船隻講道、行神蹟之後,認識到自己的卑微,在耶穌呼召之後立刻捨棄賴以為生的船隻、魚網,跟從耶穌。熟悉的工作不見得是最安穩的保證。願意悔改,改變,聽從主的聲音,彼得等人從漁夫成為得人如得魚的耶穌門徒。

 

走出聖工的舒適圈

答案也許不只一個

在司提反殉道、信徒被迫離開耶路撒冷時,大家的禱告祈求的重點也許是重回耶路撒冷,減少迫害。但是從後續的發展,我們了解到福音向外擴張才是神的意思,所以不要被自己的感受、經驗、知識、…等條件限制,聖工可以有許多的可能,過去的成功模式不一定可以複製,傳福音的方式不必一成不變。

鼓勵嘗試

有人對於熟悉的事工是幾十年不變,雖然駕輕就熟,卻因此別人不能接替自己長期所在的位置,工作難以傳承給其他人;有人忠於熟悉的團契,即使學校畢業了、年紀到了該轉換的時候,也不願進入下一個團契。結果有些工作非某人不可,有些團契沒有新人。我們需要嘗試不同的事工,進入不同的團契,與不同的同工搭配,才有新的突破。

 

心志的預備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並安提阿(徒11:19)。」不只是傳到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因司提反的事,福音繼續向外傳播。

無論是否願意,我們都可能必須走向不可知的未來。所以我們應該接受人生如客旅、寄居(彼前2:11),不留戀安逸的現狀:瑪拉雖苦終會過去,以琳雖樂不能久留。學習亞伯拉罕、摩西、彼得,勇敢接受神的呼召,即使有風險和不確定性,仍應該預備心志去面對。其實,關鍵不在於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大小,是否有神同行才是重點(出33:15-16)。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