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台北教會為了因應東區福音事工發展的需要,於職務會通過「東區購買會堂籌備委員會」。遂於1994年承租吳興街160號3摟作為東區會堂的前身-信義祈禱所會堂,開始晚間聚會,設總務教務及財務等負責人負責祈禱所事務。
2004年因故暫停了祈禱所的聚會,所幸當時姜培有弟兄、洪慧真姐妹(現洪順真執事)夫婦願意繼續提供信徒聚會地點,同時在台北教會長執負責人,及謝宏駿傳道的勉勵下,信徒得以繼續東區的教會事工。直到2006年,經過信徒努力奔走及台北教會全力支持,信義祈禱所終於得以重生,承租吳興街269巷1弄7號1樓,開始每週晚間二、四的聚會。
對一直引頸企盼有個聚會地點與傳福音根據地的信徒而言,信義祈禱所的重新設立,無疑是劑強心針。長期以來,信義祈禱所的設立就是為了推展台北市東區的福音事工及牧養當地信徒,因此建堂基金迄今為止仍不斷累積,而對附近居民及鄰近臺北醫學大學分發福音單張的事工也持續進行中。然十幾年來信義區的發展,房價居高不下,而購買會堂又得考慮許多法令上的限制,導致會堂的購置困難重重。
2008年9月起,台北教會組織系統及事工人員調整,祈禱所組織不設總務教務及財務等負責人,簡化為「信義祈禱所聯絡人」兩名,設三小組:「信義聚會小組」、「信義訪問小組」、「信義福音小組」,分別由台北教會教牧股聚會事奉組、訪問組、及宣道股福音組統籌教會事奉,而祈禱所則改為家庭聚會的一小區。
儘管如此,信義祈禱所許許多多熱心的弟兄姐妹們仍堅信主耶穌的安排有其美好旨意。因著廣傳福音的心志,祈禱所分別於2009年及2010年,正式成立福音小組,有規模的展開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及臺北學大學附設院的醫院佈道事工,近幾年來,事工漸進推展,亦結出不少果子。於2011年趙四海傳道和北區區負責賴大成傳道與職務會負責人的勉勵下,再度激發起祈禱所廣傳福音與成立教會的使命,許多事工正逐步的推展進行中。
前來駐牧的傳道與台北教會職務會充份合作,皆有偉大的神奇妙的作為:謝宏駿傳道,經職務會通過,積極的尋找可以聚會的地方,並且租用並整修吳興街會堂;黃恆誌傳道,積極的參與二個院區的福音事工,且固定安排聖職人員參與二個院區的事工跟進;施福安傳道,加強夜間訪問團信徒,及探視醫院同靈;趙四海傳道與張信德傳道,讓松德的慕道者,接受大水的洗禮,並且積極著手添購會堂的事工,鼓勵信徒安排固定的福音茶會;而簡明瑞傳道任內,透過祈禱所以及全台北教會弟兄姐妹、職務會長執們上下一心的努力, 2013年8月,經過北區、總會、信徒大會通過,購置莊敬路289巷38弄5號,做為聚會的地點。努力了近20年,尋尋覓覓上百個地點,祈禱所終於正式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不只見證了神美好的旨意,更激勵了大家事奉神的心。
2014年6月起,在職務會規劃下,為健全相關事工發展,祈禱所組織恢復成立教務、總務、財務三股,並於同年8月起,逐步擴展教會聚會規模,於週一晚間成立「分享團契」,包括查經分享、詩歌分享與恩典分享;週二晚間的「英文查經班」與大專生「青年團契」;週三、五晚間的「崇拜聚會」以及每週五聚會後的「真光詩班」;並漸進規畫開始日間的「關懷團契」,針對同靈及社區居民,提供彼此分享及社居關懷的機會,以求真正進入社區,與社區結合,寄望能在信義區深根建造一個神的家,朝成立教會的目標邁進。另於2014年底,祈禱所配合社區居民共識,更改現址門牌號碼為松平路30巷6弄7號,此舉將祈禱所納入信義區「松」字頭路段範圍,有助於強化祈禱所的社區化、在地化的福音事工。
「栽種了,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在信義祈禱所的一群愛主的弟兄姐妹們,努力做我們微小之力所能行之所有之事。我們相信,祈禱所的成立,是教會力量的延伸,而非教會力量的分散,一切都需要神的引領與所有信徒的同工才能成事。盼望同靈們多多關心、代禱、鼓勵,還有熱心的參予,共同為神的國度一齊努力。
願主的聖名,在這高舉,讓福音的種子,不僅在這裡撒下,並且穩固扎根,因為這一切偉大的作為,都出於神,願一切榮耀,頌讚,都歸主耶穌的聖名,從今直到永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