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報840] 【青年之夜】疫情下的教會觀察

[完整版週報電子檔請下載:

  週報第840期.pdf (2.0 MB, 36 次)

2019年青年之夜做網路線上聚會似乎很是很新潮、很勇敢的嘗試,甚至也有部分立場以有所保留的態度看待我們所推廣的聚會……然而在2021年的此時此刻,教會弟兄姊妹們臉書/ IG上充斥著線上聚會、團契甚至是送舊的活動照片,讓青年之夜的聚會似乎顯得不再特別。然而,我們對此卻是樂見其成,不敢談有什麼超前部署或深刻的領悟,只是有些對教會的觀察覺得值得一起思考與分享。

2020年農曆過年後台灣TJC教會經歷了一陣局部線上直播聚會的日子,記得台北教會從2020年三月下旬到五月中旬期間週六安息日全面改成線上直播聚會,安息日會後的各樣活動也都被迫暫停,當時不論是週三的青年之夜或是週六的團契實體聚會都暫時停擺,只剩下青年之夜線上首播的聚會。感謝神的保守,台灣疫情控制得當,2020年五月底台北教會即恢復週六實體聚會,政府去年對於宗教集會的禁令也只停留在禁止百人以上聚集限制,因此部分教會安息日仍能照常進行,即使是台北教會也沒有暫停晚間的聚會,更因為時間不是太長,整體而言疫情對信徒的信仰生活影響感受並不深刻。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因為在恢復實體聚會後明顯感覺到安息日聚會的人數變少了,你說是有些人習慣了線上聚會的好,或說是有些信徒擁抱線上聚會名正言順不來聚會的理由也好,總之隨著台北教會繼續提供安息日聚會直播,週六聚會的人數明顯掉了許多……。

時序來到了2021的當下,疫情急速升溫後政府迅速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宗教活動一律暫停,全教會面對了自1926年真教會傳入台灣後從沒面對過的新命題—疫情下的教會!除了各教會聚會直播系統一一上線之外,團契、高級班的課程、教會各種會議都迅速作出調整,大家開始熟悉Google meet、Cisco webex、Teams等視訊軟體,教會毫無疑問的經歷了一次最典型-破壞式創新帶來的大躍進。科技與媒體成為我們信仰上最不可或缺的助力,上一刻我們可能仍在猶豫線上團契聚會是否合乎敬虔,這一刻我們為了科技進步帶給我們在信仰追求上的便利而感謝神!當然每次的創新、改變都包含了一些捨與得,但有了這次的經驗,或許下次我們在面對教會中的改變時,我們更能在以真理作核心的前提下,積極擁抱任何可能性,以最大程度地造就教會與信徒當作首要目標來審視改變中的捨與得。此外,下一刻我們也該思考疫情後的教會當如何更好的牧養、造就信徒。

拜科技所賜,疫情下傳道人線上直播早已不成問題,然而講台信息卻非信仰生活的全部。如果信徒需要的是收聽講道信息,你可想過為什麼大多的信徒在疫情前可能未曾主動收聽過教會既有的多媒體講道資源。顯然,聆聽講道並非信徒教會生活的全部,甚至它所占的比例可能遠低於你的想像。教會生活是一個群體關係,由每一位信徒間的連結組成的一個群體關係。從教會組織表上來理解,群體可以簡單粗糙地分為牧養導向和事工導向兩類團體,你不難發現當今教會活躍的團體大多是事工導向的團體,詩班、接待組、翻譯組、炊事組、總務組等工作已經佔據了信徒大多的時間;反觀社青團契、中堅團契、長青團契、家庭小區等團體在地方教會上多半是以最低存活頻率的方式運作著。平時信徒都忙著用所剩不多的時間參與事工導向的團體,我們鮮少有時間靜下來思考牧養導向的團體在教會中所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回到疫情下的教會來思考牧養導向團體的重要性,更直接的問句是:疫情下的教會除了線上直播的管道以外如何觸及信徒?當地方教會沒有善用團契、家庭小組聚會等牧養性組織連結信徒時,在疫情期間大多的教會只有能力在社群媒體上做到一對多的講道、事項宣達功能。科技與媒體的功能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媒體終究只是宣牧的工具之一,如果疫情下的教會只聚焦在滿足講道功能,牧養的效果將回隨時間拉長呈現邊際遞減,這場疫情正從組織上、功能上驗收著各教會平時牧養工作的細膩程度,無論驗收成果如何,我們都期待這場疫情除了逼著教會在多媒體硬體上有破壞性的創新升級,同時也在教會牧養組織與方針的軟體上升級再升級!

青年之夜期待善用網路科技打造屬於TJC青年的多媒體宣牧平台,透過網路搭建平台打破了舊有時間、空間、地方教會的團契運作概念,期待在TJC青年們忙碌的日常中仍能在網路上彼此團契、與神相會。然而,我們沒有忘記在資訊爆炸的世代,只要有心誰不能在網路上找到比我們更精彩絕倫的靈修內容?我們其實更期待以台北社青的青年當作基礎,號招更多願意彼此委身於群體關係的青年們,共同來推動一場TJC青年網路宣牧團契十年養成計畫!親愛的TJC青年們,你準備好了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