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報991] 家裡的小寶貝~公義與愛

完整版週報電子檔請下載:

  週報第991期 (603.2 KB, 16 次)

文/袋鼠團契

袋鼠團契於上周六(5/18)進行每月的團契聚會,由林哲理神學生以「公義與愛」為題,分享身為三寶爸的他﹐藉由家庭生活中體會對兒女的引導有如神對我們的教導。

哲理神學生家中的三個寶貝多由太太一人照顧,在這個月初的某天,當太太帶二女兒到學校門口時,突然女兒開始生氣、大哭,不願進學校,原來是因為前一天太太為女兒準備的新袋子忘記帶,想要太太帶她回家拿,但太太也不願意,一方面是往返耗時,對於一打三的媽媽來說時間更應善加運用,另一方面是太太前一晚已經再三的叮嚀二女兒,要將新袋子準備好帶到學校。

當下太太的立場偏向以「公義」為出發點,因為已經提醒多次了,故不同意女兒的要求,女兒也因此崩潰大哭,兩人在校門口僵持不下,互不退讓,加上女兒哭得大聲,引起很多人的關心,最後是在幼兒園老師的安撫下才進教室。

哲理神學生的太太事後分享,當下她是執著在要教育女兒對錯,就好像神秉著公義教導我們一樣,認為藉由生活認知的學習,也是成長的過程,不願意讓女兒朝任性、自我的方向發展,但其實女兒還無法體會,當下也只感受到媽媽用一種權威的方式來面對。

一個禮拜後,大女兒則因為星期六要守安息日而無法參與校外教學、且太太也不願意像其他同學一樣給與大女兒校外教學用的零用錢而崩潰大哭,說不願意生長在這樣不自由的家庭(只要學校活動與安息日相衝突,一律不參與),透過這樣的教導,小孩們也都知道,但當同學們都能參加時,便開始覺得自己不自由;此階段的她,對信仰的體會只有諸多的限制,而且禱告要閉眼睛、黑黑暗暗的很恐怖,進而引發了大女兒的反彈。

神是我們的天父,我們也是孩子的父母,我們會很願意來愛孩子們,而神也是如此。我們如何揣摩神,將公義與愛做適當的分配,藉由教導孩子更能體會到神在引領以色列百姓的難處,但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導引孩子成為神喜悅的樣子。兒女是神所賜給我們(父母)的產業,是神給我們短暫幾十年短暫的「管理權」,這是身為父母的責任。

相信我們都能體會到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個體,相同的父母、相同的教養模式與環境,但孩子個性的差異卻可以很大。

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很容易將「愛」提升到較高的比重,但又怕過度的寵愛,反而變成依從孩子。唯有將他們領到神面前,透過家庭的讀經分享、生活的體驗見證,教導他們認識神,但要在公義與慈愛中取得平衡還是一件困難的事,學習在公義中有饒恕,就像在生氣時,父母常會想要落實公義,但別忘記在當下要先饒恕兒女;在愛中有教導,隨時藉著機會教育來提醒與引導。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22:6)

哲理神學生的太太在母親節特別聚會時分享:孩子們常問我最喜歡身體的哪一個部位,我總是回答「肚皮」,因為透過這個肚皮神讓三個孩子成為神所賜最棒的禮物。孩子完美複製了父母的優缺點,也因為這些缺點,讓我們在漸漸衰老中得以完整;愛是一段漫長的學習,雖然媽媽不完美,但媽媽願意為了孩子而努力更好。

唯有愛能滿足公義,也只有公義能實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