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週報電子檔請下載:台北週報第1055期20250816
文/林惠美姐妹
信實的神,滿有恩典(一)
主內一家──溫暖同行的開始
第一站倫敦教會,週五晚上,以斯拉執事特別為我們這些旅人預備晚餐,讓我們一到就感受到主內的愛。之後的行程挑戰不斷——搭乘英國火車時,因行李過多,列車長特地幫我們打開前方的車廂門,後來卻在下車時車廂門未開,經尋找後列車長才協助打開行李箱,行李差點被火車載走、約克天氣寒冷、小女兒高燒未退,我在約克行進中,因石板路不慎扭傷腳踝,原本預期一週無法行走,在愛丁堡教會的弟兄姊妹們的熱心接待,及時送上冰敷包與藥物,傳道並引用《創世記》中神「說有就有」的例子勉勵我,並分享傳道娘因清潔家中許多大片窗戶,手臂疼痛無法舉起時,又擔心隔天安息日無法協助聖工,向神禱告蒙醫治的見證。感謝主,因著大家的代禱,隔天醒來發現腳竟然可以踩地,走路不再疼痛,小女兒的身體也逐漸恢復健康!
愛丁堡石非比執事的見證──信心的榜樣
非比執事15歲時認識先生,後來先生到英國工作,三年後申請非比到英國結婚。她們一開始經營外賣店,是愛丁堡第一家中式外賣。生活雖艱辛,但夫妻同心一切慢慢建立。
丈夫離世與掙扎
非比分享自己的一生哭哭啼啼,因為丈夫於1972年心肌梗塞過世,年僅27歲。當時她25歲,已有三個小孩,肚子裡還懷著一個一個月的寶寶。丈夫離世後,外賣店生意不景氣,大部分資產都需分期付款,讓她背負債務。那段日子,每天工作至深夜,下班後再走一小時回家,凌晨一點才到家。外賣店原想結束,是客人登報幫忙宣傳,讓她有力量撐下去。非比一度感到絕望,想跳窗自殺,但想到四個年幼的孩子(五歲、七歲、三歲,加上肚子裡的)便打消念頭。
依靠神度過難關
雖然生活困難,非比仍堅決不墮胎,認為身為基督徒不能打掉孩子,因為這是丈夫留給她的最後一個孩子,再也沒有了! 她把兩個女兒送回香港給母親和婆婆照顧。她感謝主耶穌留下她的生命,神看顧她的家庭,因為主眷顧孤兒寡婦。非比體會到神的恩典夠用,一切遭遇出於神,她默然不語沒有埋怨。
爭奪兒子的監護權
非比第三個孩子、也是她的長子,當時政府安排寄養在一對白人夫妻家庭。在孩子五歲時她想接他回家,但照顧她兒子的白人家庭不願歸還孩子,第一次上法庭時,有翻譯幫忙,第二次她決定不再依靠翻譯,感覺翻譯無法傳達情感,便親自上庭哭訴,用手勢和身體語言感動法官,表達「I lost my husband. I don’t want to lose my son.」「我失去了先生,我不願意失去我的兒子」。後來,那位白人因跌倒無法照顧她的兒子,主動聯繫她讓她把孩子帶回去過暑假。她利用這段時間讓兒子認識自己的親生家庭。
在第三次開庭,靈裡她相信這次她 一定會贏,感謝主,法官問兒子想回哪個家 ? 兒子居然說出當時她們的 住家地址 兒子終於可以回來和她一起生活。她第三次上法庭時成功贏得監護權,法官裁定白人家庭未經她允許不得探望兒子。
(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