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北社青
那週的課程預告是這樣的:“憐我陷在軟弱之中,世俗纏累不已;時常想要親主事主,興致才起復止…” 進入社會的我們是不是常常覺得力不從心?在工作與信仰中覺得疲倦並時常虧欠神?週六下午4:30一起來三樓圖書室參加一場“復興的禱告會”吧……求神給我們力量體驗主的擔子是輕省的,他的愛遠勝過這些,並讓我們有能力為他的教會有更多承擔!不多說,誠摯地邀請你一起來跪下禱告,向神祈求復興的力量!
課務那天跟我說要排個禱告會時(聽說是兩位課務在排課前一起禱告後,其中一位受感動的提議)我第一反應是:“哇!這麼屬靈喔?這種課程排在當今的團契會有人來嗎?” 我想隨著社青各樣牧養事工的推進,我們確實是需要更多的力量,至少勉勵幹部一起來受勉勵求靈恩,於是事就這樣成了,我感謝神成就這場復興的禱告會,我的擔心神用坐滿滿的圖書室來回應,憐憫了我的小信。我們將這禱告會命名為復興禱告會,乍聽“復興”一詞如有革命般壯烈的願景,似乎言重了,然而復興正是這幾年台北社青團契懇切向神所盼望的,小至個人的信仰復興,重拾與神的親密關係,大至團契復興以致成為教會強而有力的支柱,讓年輕人重新回到教會,在神救恩的經綸下,接替上一代繼續在台北教會服事,按神的旨意服事下一個世代。經歷這場禱告會從結論來說,我更肯定的感受到“復興”不再只是轟轟烈烈的課名和願景,而是神正在帶領我們經歷走過的進行式。
一起跪下禱告前曾長老給社青帶來些勉勵:千禧世代的我們是指在1980-2000年出生的這一代,相比於上一代千禧世代生處在網路的年代,從小熟練網路的個樣應用,由於網路的發達、資訊的爆炸,全球化的精細分工讓我們有多方的刺激,比起上一代有更方便的學習管道、更有創造力也有更強的能力。然而在物聯網與全球化的浪潮下,千禧世代也面臨工作機會減少,薪資成長緩慢,經濟壓力較上一代沈重等挑戰,此外,教會更明顯面臨發展趨緩的挑戰。以教會服事的角度來看,千禧世代能力不比上一代差,甚至青出於藍,但是相比當年上一代的服事,當年雖然沒有太多創新的方法,卻有著一顆火熱與願做的心,這是千禧世代明顯缺乏的。
分析完兩代的差異後,長老進一步勉勵:千禧世代應該要立志以網路新型態牧養成長,有甘心為主服事的心志堅立個人信仰,最終要以救人靈魂的職志復興教會。對於社青團契的復興長老開出一帖良藥,涵蓋三味藥:用願做的心事奉、用相愛的心團契、用恆切的心禱告。台北教會雖大,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是願景,教會的工作跟外面不一樣,保羅說只要願做的心乃是照著我們所有的蒙悅納,不是照著我們沒有的,常常我們是在事奉中看見神,從而信仰得到建立,因此不要做教會或信仰的邊緣人,沒有投入事奉的信仰是置身事外的信仰。團契能不能復興、蒙福、有力量最大的關鍵就是有沒有相愛的心,小組制度是為了落實更細膩的關懷,只有愛的團契才能復興,要向神求智慧來實踐愛的團契。最後是恆切禱告,再多的方法都要回歸禱告,沒有禱告就沒有力量,在教會的各團體中禱告像是火鍋的湯底,再華麗高級的火鍋料沒有湯底是會壞了這一鍋的,藉著禱告主給我們能力,也把團契團結在一起。總而言之,這一代的青年其實是時代的寶貝,宏觀的角度來看,上一代的不足其實可以在這一代被互補,回到微觀的角度就是期待大家要人人投入事工、要彼此相愛,遇到困難要禱告神!
”現在我們要來禱告!“長老說了這句話後起身,社青的大家一起跪在圖書室的和室木作地板上,二十分鐘的禱告充滿感動。禱告中神再次提醒我信仰不是方法論,雖然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要讓團契復興,但說到底能復興人心的只有神,團契一起跪下禱告便是最簡單但最有力的開始,覺得力不從心、滿心挫敗就儘管向神傾吐;覺得孤掌難鳴,鞭長莫及就禱告神差更多工人出來一起耕耘這塊田地。資訊與知識爆炸的世代,我們似乎越來越少用:“我們來禱告
”來回應問題,短短20分鐘禱告卻讓我們每個人心裡覺得火熱。沒錯,復興聽著是偉大的遙不可及的字眼,但不論是在台北社青抑或教會裡的每一個團體,復興從禱告開始,我相信神會把更美的復興賜台北教會。
參考經文:
✔ 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30)
✔ 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8:1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