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報912] 【聽,用心聽】(六)

完整版週報電子檔請下載:

  週報第912期.pdf (4.2 MB, 10 次)

文/如鹿

摘自真耶穌教會宣牧中心臉書粉絲專頁2022.10.4、10.11貼文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之一

孩子的成長階段,可以分為幾個時期,個人偏好分為五個,包含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前期及青少年後期。

幼兒期大約是0到6歲,兒童期是小學7到12歲,青少年前期是12到16歲而青少年後期是17到22歲,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教養原則,在信仰的建立與培養上,也有不同的方向與方式。

教養孩童走在當行的道上之前,父母不要急,請先檢視自己是否也走在那「當行的道上」?問問自己,這份信仰是如何來的?到目前為止信心是如何被塑造的?面對生活的坑坑洞洞是如何走過、跳過或爬過去的?信仰是傳承不是遺傳,引導教養孩童真的不容易,如果沒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和對主耶穌的信靠,很難真正的把我們認為是至寶的主耶穌,完完全全的給予下一代。尤其敏感的孩子,在越來越大的年紀裡,會從他們的角度和眼光,對於父母的言行有學習和評價,如果你不能做耶穌眼中看為正的事,又如何要求他們行出耶穌眼中看為正的事?

尤其到了青少年階段,要面對他們大腦思維的擺盪期和無理由的叛逆行為,如果沒有讓他們看到父母相對的表現,更難與他們做良好的溝通,因為青少年注重的是公平對待,這公平的對待裡就包含了父母的要求,是否能從父母身上看到真正執行的實際作為,與青少年有效的溝通,同理心固然重要更不要輕忽了實踐與否的力道。(可參閱2022年9月6日『成為方向正確的領頭羊』一文)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之二:

嬰幼兒期是主要照顧者學習傾聽的起頭

嬰幼兒時期最重要的是建立安全感,更是父母學習用觀察、用心傾聽的好時機。

安全感的來源是能夠預期周遭環境的變化,以及感受到主要照顧者的許多反應,並從這些可預期的反應,建立起依附及信任。

固定的生活作息表,對嬰幼兒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奶量與食物份量依照年紀固定、食用的時間固定、睡覺的時間固定,對他們而言是穩定感的第一要務,因為固定產生正確的預期,因為能夠預期而建立穩定的身心狀態。

嬰兒的表達中,只有哭聲是會引起注意的唯一工具,辨別哭聲是父母學習觀察和傾聽的第一課,不同哭聲代表了不同的狀況,淒厲的哭嚎往往是因為有病痛及不舒服,喝奶打嗝後的哭聲有可能是尿布濕了或髒了(有些寶寶是喝奶後就會便便),撒嬌討抱時的哭往往是沒有眼淚的呢!。主要照顧者對於寶寶的反應能夠有正確的對待,安全感建立就從固定的作息再往上提升一個層次,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建立就會建構出來。

照顧新生兒很辛苦,但是父母有這樣的過程,將讓孩子對於最親近的父母產生安全感與信任,啟動教養孩童的工作才有好的開始。父母願意用觀察和用心注意他們的狀況,聽到他們內心的需要,孩子一定能感受到即便只是個嬰兒。

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期的狀況,因為心裡的聲音可以被聽見,孩子會習慣與父母分享生活的事務,並且在幼兒期及兒童期,願意接受父母對他們的教導,會很清楚當父母責備他們時,是因為他們的「行為」需要被糾正,而不是不愛他們。

信仰的內涵之一,是要知道是與非,要將明辨是非內涵的信仰傳承給他們,必須是他們信任父母的情境下才能幫助他們,並且讓教養這條路,得以行走的長遠。

因為信任,所以知道父母給的是正確的;因為信任,所以知道父母帶領下的信仰是美好的禮物。

 

(下期待續)